不容忽视!涉密会议保密管理应该这样做
2021/04/18 , 保密观
你的隐私可能被“偷窥”了!手机APP频繁自启动访问文件2.5万次
2021/02/18 , 央视新闻
现实版“窃听风云”上演 你的位置声音能被窃取 甚至还有私人定制
2021/01/26 , 央视新闻
曾被公安局纪委书记GPS定位跟踪的他落马了
2019/03/26 , 政知道
您的******安全吗
2018/07/11 , 安全谷
以法治守护隐私安全
2017/05/31 , 人民日报
一段时间来,沸沸扬扬的美国脸书网(Facebook)信息泄露事件,再次折射网络空间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漏洞以及加强保护的重要性。
就在此前不久,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调查报告》显示,绝大部分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堪忧。而在前不久的某论坛上,一位科技公司CEO所谓的“中国人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和效率”,更是引发舆论热议。看似不同时空下的偶然事件,其实指向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媒体终端,即使没有脸书、没有百度,手机随手一拍的视频、手机自身记录的各种信息,都可以在私人之间、微信群、朋友圈任意传输,其速度和广度已经让人瞠目结舌。违法犯罪案件已频频出现。大肆传播甚至买卖个人身份信息、病历体检信息、家庭住址信息等,乱象之下,甚至还有了徐玉玉事件这样因个人信息泄露而被诈骗、最终郁结而死的极端个案。
信息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关键在于怎么使用。
6月起贩卖个人信息50条可入罪 专家建议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2017/05/31 , 界面新闻
6月1日起,“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正在越来越严格,但是在专家看来,一部专门的法律更有助于缓解人们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的焦虑。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颜茂昆在5月9日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仍处于高发态势,而且与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绑架等犯罪呈合流态势。据公安部网络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许剑卓介绍,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黑客入侵网站非法获取;另一个是各行各业的内幕人员泄露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已经形成了从非法收集、提供窃取、交易到交换等各个环节完整的利益链。
2017年6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正式生效,该《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和适用法律做了进一步的明晰。
梁稳根剖白三一重工迁都隐情 行踪被监视会议被监听
2012/11/29 , 《环球企业家》杂志
间谍、绑架、阴谋、诽谤、300亿元融资告吹……是什么样的作恶力量,让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被逼出走长沙?梁稳根剖白多年来的内心隐忍和愤怒在应付无聊诉讼、个人毁谤问题上,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过去数年的做法是以德报怨,他一直对是非敬而远之—不解释,亦极少公开抱怨。不过,眼下他决定摆脱这一切。“结束这一切,只有靠良知回归,可人性之恶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梁稳根愤怒地对说。在11月23日的早餐会上,绝望之下梁在内部宣布将公司职能总部迁离长沙。搬迁将在两个月内完成。1
1月5日,三一再度曝出“间谍门”事件。称其采用技术手段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还从湖南农业大学等本地高校物色情报人员。三一一名员工被抓,一名员工被监视居住。这一切令梁震怒不已。“他一直在忍,忍到最后有点灰心丧气了。”三一集团董事梁林河说。
iPhone关机也能被监听? 专家称斯诺登所言不虚
2014/06/12 , 来自腾讯的报道
“棱镜门”揭秘者斯诺登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在手机关机的情况下通过麦克风监听用户。这种说法得到了专家的证实。
腾讯科技讯 6月12日消息,专家们已证实,从技术上来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可以在iPhone手机关闭的情况下监听它的话筒。
这是上周三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在接受《NBC夜间新闻》主持人布莱恩-威廉姆斯(Brian Williams)采访时所说的话。今日,专家们证实了这种技术是可能实现的。
在上周三的采访中,威廉姆斯将iPhone举在空中,问斯诺登:“如果NSA想要监控我的生活,那么他们会如何监听我的手机呢?他们能够在关机的情况下远程打开它吗?他们能够远程打开它的应用程序吗?”